Home | Email Us | Sitemap | Login   

   

Press Release

Title: 融合教育 势在必行
Date: 02-Jun-2014
Source/Author: 星洲日报

让30%特殊需要儿童读普通学校,重量也重资!
融合教育   势在必行


          根据 《2013至201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》中的第四章 (Chapter 4 - Student Learning) 第17页内容,教育部将积极推广 “融合教育”,以期在2015年达到让30%特殊需要学生融入普通学校就读的目标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教育部相信在履行蓝图报告中的第一阶段 (2013至2015年)、第二阶段 (2016至2020年)和第三阶段 (2021至2025年)的各项努力和提升后 (包括医疗援助、提供灵活性和相关的高素质课程、师资培训、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等),将可于2025年达到75%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学校上课的愿景。

          然而在我国,许多人对 “融合教育” 理念仍感陌生不解。在国外,“融合教育” 已是很普遍、甚至是 “理所当然” 所要实行的教育系统。如今,融合教育已是潮流,目前较有成的国家有加拿大、美国、西欧、纽西兰、澳洲,而日本、香港和台湾也在推广中。

特殊需要儿童与同龄孩子齐学习   融合教育强调 『有教无类』
          何谓融合教育?“融合教育 (Inclusive Education)” 指的是让特殊需要儿童与其他同龄普通孩子,在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而非隔离的环境,并强调所有孩童、包括特殊需要儿童,皆有权力在他们所居住的地区接受免费的公共教育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同时, 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,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融合系统。“融合教育” 并不是把特殊需要孩子,放在普通班里就是 “融合教育”,“融合” 的其中一个条件,就是教师愿意去做调整和改变,并与孩子的父母合作及推行 “个别化教育方案 (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,简称IEP)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 研究证明,将特殊需要儿童放在主流学校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学术技能,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沟通及社交能力。同时,研究也证明那些与特殊需要儿童同班的孩子,长大后更容易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,也因在班上当了特殊需要儿童 “小导师” 后,普通孩子在学术成绩可能表现的更卓越,以及更有自信心。

          结论是:在融合教育里,特殊学生尽早接触自然且真实的环境,而普通学生养成接纳身心障碍学生的观念,达到人性化的结合。因此,实践融合教育不只是有利于特殊需要学童,所有学童都将受惠。

许爱娜:显现实行决心   教部推出试用版令人鼓舞
          针对 “融合教育” 的实践, 《大北马》 社区报记者特别约访 “全国早期儿童疗育执委会 (National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Council,简称NECIC)” 副主席许爱娜作以下访谈。

          (注:NECIC是一个由多个非政府组织及政府部门的人员,当中包括家长、治疗师及专业人士,组成的一个注册联盟。执委会成立的目的是提倡儿童接受早期疗育的权利,以及让特殊儿童尽其所能的学习和发育。)

          许爱娜说,1987年之前,除了盲和聋哑孩童,其他特殊需要儿童没有机会在政府学校上学。直到1987年后,才开始成立特殊学校,接着于90年代后陆续成立特殊班和综合教育 (Integrated Education)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她说,这20年多来,非政府组织、家长和专业人士为特殊需要儿童争取学习的机会,并于2000年开始争取融合教育。如今,从教育部在大蓝图中设定的目标来看,“融合教育” 已获得该部的肯定,这是令人雀跃的好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她以欢愉的心情与记者分享道,她于不久前收到 “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计划方针-试用版 (Garis Panduan Program Pendidikan Inklusif Murid Berkeperluan Khas 2013-Edisi Percubaan)”,这是由大马教育部特殊教育局成立的 “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计划方针委员会” 于2013年所制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她说,该会制定这本试用版是正面的行动且令人鼓舞,显见当局对实现融合教育的决心和承诺。

全纳或部分融合   视孩子需要而定
          询及该计划方针里列出的 “全纳融合 (Inklusif Penuh)” 和 “部分融合 (Inklusif Separa)” 的看法,许爱娜认为 “全纳融合” 当然是最好的选择,但她也必须承认每个特殊需要孩童的情况不同,可能部分孩子比较适合在 “部分融合” 的教育环境下学习。

给家长多一个选择
          她表示,“融合教育” 是给家长多一个选择,特殊需要学生要进普通班还是特教班,应该由家长决定;一些重度障碍孩童的家长,最终也会选择让孩子在特殊学校或特殊班就读,因为这较符合他们孩子的需求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她说,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报告和上述方针都是正面的,但她担心的是当局将如何去 “实践”,尤其在分配学生到 “全纳融合” 和 “部分融合” 学校时,是否会出现不公或评估方式等问题?

          她指出,教部欲在2015年达到30%特殊需要学生融入普通学校就读的目标并非不可能,但她希望除了在 “数学” 上达标外,其 “素质” 更为重要。

当局应加速实践工作   培训更多合格教师刻不容缓
          许爱娜认为当局应及早和加速实践工作,在多方面做出改善和提升;目前刻不容缓的是培训更多合格教师、改善在职教师素质、技能和培训,及时和适当的修改师资培训课程,让所有教师都有教导特殊需要学童的知识和技能,以对课堂中各种学生的需要及各种学习方式做好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她也说,在普通课室中实践 “融合教育”,应以灵活与伸缩性的方式教学,也让教师有修改教学方式的空间,这将有助于特殊需要儿童之余,也可以促进其他儿童学习的意愿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她举例,在主流课室内的特殊需要儿童若有此需求,教师会在教课时作出 “中场休息”,让所有学生拥有5分钟在课室内自由活动的时间,这对于特殊或普通孩子都有帮助,因为长时间的教学和听课,并未能让孩子完全吸收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此外,融合教育也强调与特殊需要学童家庭成员的合作,家长的建议对设计孩子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(IEP) 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她认为,实行融合教育的学校应获得特别经济补助和预算,因为聘请助理教师、专业医疗团队(如语言治疗师、职业治疗师)、相关培训、购买教材及改建无障碍设施都需要额外的花费。同时,也应为融合作出努力的学校,给予认同、表扬和奖励。

全国儿童早期疗育执委会   后日邀海外演讲者分享经验
          全国儿童早期疗育执委会(NECIC)将于6月4至7日,在霹雳怡保举行 “第五届全国儿童早期疗育会议”。届时,将有超过50名来自海外和本地的演讲者做出分享,当中包括25名特殊儿童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将分享他们的经验与面对的挣扎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另外,来自澳洲、纽西兰、新加坡、台湾、英国和本地的特殊教育工作者、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等,也会针对各个课题做出发表和讨论。同时,在会议的最后一天,政府机构也将派出代表演讲,届时也设有与政策者的对话环节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另外,该会也设有 “公众论坛”,让一些未能前来参与会议的民众,可以通过论坛做出提问和发表,有关详情如下:
公共论坛:www.facebook.com/unicef.malaysia/www.twitter.com/myUNICEF
*CRC@25 (CONVENTI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)
日期:6月5日(星期五)
时间:傍晚6时至7时

Source
融合教育   势在必行 (JPEG)



[ Back ] [ Print Friendly ]